3.5万名川农学子返乡实践建新功
日期: 2025/01/14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刘懿 王健 审稿:武佩佩

    寒假伊始,3.5万余名川农学子、2010支实践团队返回家乡热土,聚焦“科创乡村·青年实干”返家乡实践主题,在实践中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在服务家乡建设中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红色宣讲传党音,续写时代新华章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9245名学子、718支团队返回家乡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等红色实践,在实践中激活“红色基因”,点燃“红色引擎”。

    “机”扬红韵实践团以“川农大精神”为指引,结合校本红色文化,深入红色遗址、纪念馆,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挖掘和传承红色故事、革命先辈事迹,爱国教育公益课题,分众化、定制化分享红色故事、宣传红色精神、推广红色文创作品,让大家在学中悟、玩中学。“右木”读书会星火燎原团队采用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互动问答”形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时代发展成就等进行解读宣讲,引导群众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数智赋能党的科学理论微宣讲实践团聚焦“思政实践+数字赋能”,通过拍摄制作沉浸式馆游体验类微宣讲视频,帮助受众实现足不出户第一视角游红色场馆,不断提升宣讲亲和力、感染力。

图为“右木”读书会星火燎原团队在红军纪念馆学习

基层服务炼能力,协同治理共成长

    走进基层,服务基层。今年寒假,8284名同学积极报名“返家乡”社会实践,通过“青年实干家计划”“逐梦扬帆计划”等完成岗位双选,进入家乡企业、社区等开展政务实践、岗位实习、基层治理等实践,在躬行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本领,共同书写基层服务的美好篇章。

    1月6日,团中央青年实干家计划入选者、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武晶来到邛崃市人民检察院,正式开启她的岗位挂职锻炼,她结合专业所学协助机关党委开展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参与中小学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工作,在基层服务中深化理论所学;1月13日,团中央青年实干家计划入选者、土地资源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崇州市团委兼职副书记钟雨辰带领团队来到崇州“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以“天府粮仓依赖于天府粮田”为宗旨开展智慧农业系统搭建、天府良田调研、土壤改良等工作,为筑牢粮食安全贡献青年力量。在社区的童伴之家,川农学子们正在和社区托管儿童打成一片,手工漆扇、手势舞、少儿编程……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兴趣满满,除此之外,家乡的政务大厅也陆续出现川农学子的面孔,他们通过逐梦扬帆参与政务实习,在观察乡村实情和处理乡村基础事务中增长能力,助力基层治理向好发展。

图为青年实干家武晶正在开展法治宣讲活动

青年扎根兴三农,振兴乡村谱新篇

    “你们的引诱剂推行以来,福寿螺少了,作物长得也更好了,太感谢你们了哟!”在唐昌镇青杨村的田埂之上,村干部正对“兴农安粮”团队成员表达感谢。像“兴农安粮”投身乡村振兴的团队还有很多,今年寒假,近万名学子、722支团队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等实践,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和亟须问题“把脉问诊”。

    兴农安粮——驱“螺”福“稻”团队对实践地村委使用我校研发的新型引诱剂以及推行的治理体系后村镇生态、生产的变化情况进行实地了解,同时开展福寿螺防治技术讲座,宣传推广新型福寿螺引诱剂,提高村民防治福寿螺的意识和能力;青年长于“耕”,科技还予“地”团队对成都市东部新区示范区高质量耕地情况进行调研和数据采集,在助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普及耕地保护制度;法源“只此青绿”——农村水资源保护返家乡实践法律服务团聚焦精准普法助力天府粮仓建设,针对农民、干部、企业等多元主体对天府水源相关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开设普法情景剧,以川蜀特色“农”门阵形式进行交流调研和普法宣传。

图为法源“只此青绿”团队正在进行水资源保护宣传

踏访技艺传薪火,弘扬文化续辉煌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5581余名川农学子组建422支团队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深入家乡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古村落等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文耕“筑”魂实践团深入农业农产文化基地、非遗传承基地等开展调研,不断深化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识,同时紧密围绕中外文化交融,在英国伦敦、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通过中国舞等形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共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探锁乡邻·药匙先行”团队以“药食同源”理念、“安全用药”意识为核心开展中医传统文化宣讲调研,通过拍摄中医文化科普视频、创作以“药清清”IP为主角的用药安全绘本故事等,以青春之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人心。

图为“探锁乡邻·药匙先行”团队向村民普及用药安全

创新智慧共担当,协调发展开大局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1945名川农学子走在科技创新前沿,依托“挑战杯”“创青春”等项目孵化,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地方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实验和技术转化,将青春智慧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通江华羽生态有限公司育种场,“凤鸣巴乡”团队正详细了解山地梅花鸡选育进展、市场开发、联农带农等产业发展情况,他们通过考察学习、企业走访、养殖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梅花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为通江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蓝色水足迹”实践团队依托水利水电工程学科专业优势,对雅安市濆江流域水资源及堤防隐患开展监测,助力构建泥石流洪涝地质灾害信息集成系统,提升预警能力,同时为家乡村民开展地质灾害防护、水资源保护等相关知识普及宣传,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

图为“蓝色水足迹”团队在观测乡村水边地质情况

    情系桑梓地,返乡建新功。今年寒假,川农学子始终牢记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在扎根乡村助“三农”、科技创新开新局、协同基层共治理等领域展风采、长才干,将专业所学融入家乡建设,将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