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名川农学子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日期: 2025/01/17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李佳 文洋 审稿:武佩佩

    以“红”铸魂强筋壮骨,以行逐梦挺膺担当。今年寒假,我校718支团队9245名青年学子依托家乡红色资源,将党史理论学深、精华论断悟透、红色足迹访远、生动红色故事讲活,在家乡热土上感受“红色魂”,上好“思政课”。

打造“指尖”云端课堂,在线传播不断链

    900余名川农学子打造“云学习+云交流+云共享+云服务”的“空中课堂”,深入挖掘家乡红色资源,结合VR、AR等技术等突破时空限制,在一系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志愿宣讲中与红色血脉产生深度共鸣。

    “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以青言青语凝心铸魂。”研究生院“右木理论宣讲团”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热点问题,结合独特的校本文化资源,通过示范性宣讲、联合宣讲、宣讲微课、短视频传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实践,产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右木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5个主题视频,覆盖超2万人。

图为右木理论宣讲团正在社区宣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润农心‘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突出元宇宙技术运用,采用快闪短视频、360全景展示、党建听书等方式走进中小学分享“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走入党史博物馆学习党史,走进国网自贡供电公司大山铺供电所进行红色文化交流,累计开展宣讲10余场,覆盖超1000人次。

图为“数润农心‘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员向同学们讲述沂蒙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上好“足尖”行走课堂,学思践悟见实效

    家乡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川农学子开展红色理论学习的宝贵资源,他们进基层、赴实地,打通理论与实践“最后一公里”,在生动的红色教育场景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

    躬耕田野的袁隆平,拯救非洲粮食危机的杨华德……理学院“红‘理’鱼”团队以“志愿红”和“革命红”为主线,深耕红色文化传承与农村发展沃土,挖掘并讲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科创领域的优秀党员事迹,促进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图为“红‘理’鱼”团队成员和居民交流红色文化

    用外语讲好时代故事,用行动传播红色声音。人文学院“红星传承实践团”联动学院“别具译格工作室”,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制作成双语视频,在B站、抖音等各大平台播放,累计浏览量破10万。此外,448名团队成员对家乡红色纪念馆和红色遗址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探究红色纪念馆藏品种类、宣教工作、展陈设计等方面情况,形成红色调研报告10余份。

图为“红星传承实践团”正在参访纪念馆

上好“心间”思想课堂,理论宣讲有新意

    300余支团队通过红色剧本杀、墙绘井绘、动画漫画等创新形式上好“心间”思想课堂,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风景园林学院“井上‘xian’花,最美中国红”团队通过在博物馆查阅史实、搜集素材等方式,将半条被子、七根火柴、铁人王进喜等红色故事,用手绘、喷绘等形式在井盖、石墩等小微设施进行展示,用画笔传承英雄事迹,弘扬红色文化。

图为“井上‘xian’花,最美中国红”团队成员学习四川革命历史

    校团委学生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新程志愿宣讲团”创新打造“遵义红旅+非遗传承”美育实践,将遵义会议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突出人物和红色事例制作成红色剧本杀,同时穿插扎染、书画等形式再现红色人物风采,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社区居民200余人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

图为“新程”团队成员指导居民绘画

    这个寒假,从校园课堂到乡间田野,从城市街巷到中小学校,川农学子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用青言青语讲述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在红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淬炼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