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种业科技创新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终审擂台赛于9月27日至29日分别在海南三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我校斩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奖总数全省第一,较2024年该赛事获奖数实现翻倍增长,这既是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硬核实力的彰显,更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成效的体现!
该赛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等共同主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种业科技等领域,采用“需求导向、揭榜攻关”模式,由企业、科研单位发布技术需求“榜单”,高校团队“揭榜解题”。此次两个区域擂台赛,吸引全国多所高校的数千个项目报名。经资格审查、作品初审和终审擂台赛等环节,最终400余个项目入围终审决赛。
我校6个获奖项目始终秉持“问题导向”,以专业知识铸就“破壁之基”,以科研创新凝聚“攻坚之力”,直指行业痛点难点,最终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矿山焕绿·碳汇新程——多元协同生态修复改良系统》斩获国赛一等奖,动物医学院《猪肺安——新型猪用细菌性疫病破局者》、草业科技学院《苜蓿田主要阔叶杂草爆发成灾机制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校团委《数智农畴——数字孪生赋能》获国赛二等奖,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践行“大食物观”的未来农业解决方案秸能智变——秸秆快碳化与碳中和乡村方案》《基于多模态感知与智能决策的白茶萎凋模型构建》获国赛三等奖。
土木工程学院唐俊峰副教授指导的《矿山焕绿·碳汇新程——多元协同生态修复改良系统》项目,针对矿山修复难题创新构建“结构—土壤—植被—监测”PCMI一体化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通过对地质适配稳定化、生物炭-植物纤维协同改良、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及智能监测预警核心技术研究,破解了传统修复周期长、成本高、碳汇缺失问题。该团队成员均为本科生,其实践成果不仅是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缩影,更展现出我校学子以创新思维破解行业痛点、用实干行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青年担当。
由动物医学院陈嘉勇博士与王瑀珞硕士答辩、赵勤副教授与曹三杰教授指导的《猪肺安——新型猪用细菌性疫苗破局者》项目得到现场评委好评,展现了我校跨层级协同攻关、以智能技术突破行业难题的创新实力;由草业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刘沫含牵头的《苜蓿田主要阔叶杂草爆发成灾机制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体现出我校青年人才以技术创新破解农业难题、用智能手段引领绿色防控升级的科研硬实力;校团委《数智农畴——数字孪生赋能》本科生团队将AI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以实践链接课堂知识与农业需求,映射出川农青年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中的鲜明特质。
近年来,校团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强国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立足农业特色学科优势,以“挑战杯”等科创赛事为牵引,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体系,发挥好科创赛事在农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突破、青年人才锻造中的辐射带动效应,引导并鼓励更多青年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融合、协同共进,答好“青春建功答卷”。


图为参赛团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