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守正创新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0月13日下午,由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共建思政实践特色课暨第六届“社会实践成果进思政课堂”启动仪式顺利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思妤、副院长邱高会,校团委副书记武佩佩,宣讲团指导教师代表、宣讲团成员及相关负责老师共同出席。
启动仪式上,何思妤、武佩佩对共建思政实践特色课创新思路及本次宣讲团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何思妤表示,推动社会实践成果进思政课堂,是打破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之间壁垒的关键举措,旨在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认知走向实践认同,从知识传授升华为价值引领,未来将持续深化与校团委的协同联动,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
武佩佩表示,校团委将持续强化青年学生政治思想引领,主动融入学校思政课建设大格局,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效能,激励宣讲团成员生动讲好强农兴农实践中的奋斗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在奉献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征程中挺膺担当。
邱高会就“社会实践成果进思政课堂”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以价值引领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精准把握方向,抵制错误思潮;三是主动担当作为,深化品牌建设,为推动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明确路径。省级重点团队、“青马燎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理论宣讲团”负责人王子佳作为宣讲团代表发言,承诺将从宣讲内容“有物”、形式“有趣”、成效“有为”三方面着力,推动实践成果有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鲜活育人资源,致力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领作用。
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为宣讲团指导教师代表和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
据悉,校团委自2021年开始启动“社会实践进课堂”活动以来,已组织200余支优秀实践团队代表进课堂、进支部,累计开展宣讲500余场,覆盖学生万余人次,逐步构建起“实践启蒙—实践开展—实践转化”的育人全链条模式。本次活动将采取“三统一、两融合”模式推进,即统一思想、统一备课、统一课件,推动思政课教学热点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持续助力学校思政课建设实现更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