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科创报国汇报会暨颁奖活动在南京大学举行。我校首次斩获主体赛一等奖1项,“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和三等奖4项,“揭榜挂帅”专项赛国家级奖项15项,获奖总数居全省高校第1、特等奖和一等奖总数居省属高校第1,实现国赛历史性突破!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的育人价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目标,扎实推进科创育人工作,校党委书记刘登才、校长吴德等校领导多次关心赛事组织,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全程为竞赛保驾护航,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我校国赛参赛团队合影
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产生主体赛特等奖96个、一等奖187个、二等奖369个、三等奖993个及“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作品982件。我校在各赛道实现获奖全覆盖。
此次我校共11个项目入围国赛决赛,凭借扎实的研究质量与创新价值,获得专家评委的高度关注与一致肯定。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自然科学类项目《基于DES-SGNN网络设计的植物多糖靶向富集机制及生物活性研究》斩获主体赛一等奖;“人工智能+”专项赛中,来自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木构智瞳——基于轻量化YOLOv5-CNN的川西木构建筑损伤高效识别系统》斩获特等奖,土木工程学院《炆动探林——双场数据驱动的多模态协同智能火线预测系统》和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智游无界——基于多模态技术融合的全域旅游三效智能评估与决策系统》获得一等奖,信息工程学院《肽昱科技——专注AI驱动的新型抗癌肽推荐与产品研发引擎》和水利水电学院《彝乡润源—AI赋能的民族语音交互式水光蓄互补智慧农业系统》等7个项目获得二等奖,资源学院《椒阳似火——AI赋能川椒病虫害智慧巡检卫士》和校团委《医脉相承——全自主国产化中医药大模型》等4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大赛历时近一年,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同联动,各学院深度推进。学院领导十分关注,教授专家倾力支持,参赛师生全力以赴、团结拼搏。国赛备战阶段,校团委特邀校内外专家为参赛项目提供全程化、精细化跟踪辅导,组织备赛指导会、模拟答辩会30余场,为团队定制沉浸式集训与“一对一”深度辅导,全方位提升项目竞争力。
未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服务农业强国人才培养,持续以“挑战杯”等科创赛事为牵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参赛作品从“赛场”走向“市场”,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创新主战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川农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