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和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我校青年师生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坚定信念 勇担时代使命
校团委书记侯维表示,四川农业大学团委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积极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引领全新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深入乡村、走入基层,在知行合一中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培育更多知农爱农、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法学院团委书记黄志辉谈到,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作用,将立足本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将法治精神融入专业学习,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2024年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四川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李沁娟表示,要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主动参与“有青年味、含大白话、带泥土香”的青春精品思政课建设,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成员,进课堂、进基层、进班团支部开展宣讲,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入魂。
四川省“青马工程”第七届高校班组织委员、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刘颖清谈到,报告强调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了新方向。“《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等现象级作品横空出世,不断表明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对青年的影响深远。”我们应积极探索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质增效,让科技与价值观同频共振。
校团委学生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本科生谭怡表示,我们将在“微观川农”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打造融媒体专栏,以青年视角解“具身智能”“6G”等两会热词,利用AI大模型不断丰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提高思想引领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实干创新 争做青年先锋
园艺学院团委副书记李瑜表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部署为育人工作注入新动能,作为团干部将进一步加强科创竞赛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发挥,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与就业平台,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的新时代“三农”人才。
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动物科技学院在读博士杨喜堤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自己要坚定科技创新的道路不动摇,在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挺膺担当,为破解生猪产业大而不强、攻克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学校第十一期青马班学员、水稻研究所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彭政菠谈到,报告中强调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让我备受鼓舞。未来,将同一众青年实干家继续扎根永丰水稻科技小院,推广应用水稻精准条播育插秧技术和“基缓追速”施肥技术,为蓄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星火之力。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张艺凡表示,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重视科技创新,我非常兴奋。未来将怀揣科技兴农的梦想,积极学习新技术,引导同学们利用“挑战杯”“创青春”等科创赛事平台,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投身农业科技创新第一线。
学校“优秀学生标兵”“学生年度人物”荣誉获得者、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吉觉伍来表示,看到报告中提到“加强文明乡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我十分激动。“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更好地回馈大山”,未来将继续在“三农”领域发光发热,争做乡村振兴的青年先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
扎根服务 建功祖国所需
正在雅安石棉支教的研支团党支部书记、石棉七一分团长唐芯雨表示,报告中强调“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进一步落实党建引领,以“四个一”的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因地制宜完善“基础教学课堂+特色素拓课堂+研学实践课堂”的三位一体乡村支教新模式,在报效祖国、建功西部中诠释青年责任与担当。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李佳桐表示,政府报告中强调“鼓励数字化与科技的应用”,为我们学生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要将更便捷的生产技术应用到“我为同学做实事”等项目中,让学生干部从繁琐性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加强与青年沟通,在升学就业、生活成长等方面更好服务同学。
校团委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营中心负责人、商旅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子涵表示,在政府报告中提出“支持共青团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作为二课中心的一员,这让我深感振奋。“第二课堂为同学们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未来将不断完善二课评价体系,服务一流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培养大局,力争为形成川农大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贡献二课力量。
校团委学生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徐锐帆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论述让我深感责任在肩。目前,社服正全力搭建四川农业大学传统文化工作坊,以校园为支点构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枢纽,让非遗成为世界读懂中国、读懂川农的青春密码,不断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力量。
学校首期“青马工程”西部计划专项班学员、农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奎谈到,全国两会关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部署,与西部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同频共振,让我深感“扎根基层、服务国家所需”的重要性。两会强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这正是扎根田间地头、推广绿色防治技术的行动方向。未来,我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标杆,在西部热土上锤炼本领,用青春汗水浇灌农业现代化的希望之田。
全国两会春潮涌动,时代使命催人奋进。我校青年师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殷切嘱托,以“兴中华之农事”的昂扬斗志,为冲刺“十四五”、谋划“十五五”书写川农大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