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青创大讲堂第一讲暨第四十六期川农青年说在三校区成功举办。王心怡、薛启路等17位“挑战杯”国奖获得者组成朋辈导师团,为千余名学子分享科研经验,激发创新热情。
活动伊始,校团委老师们为朋辈导师颁发聘书。随后,导师团成员依次登台,以自身“挑战杯”国赛获奖项目为蓝本,从创意来源、选题逻辑、技术攻坚到成果转化等维度,深度拆解优质科创项目的孵化路径。他们结合项目实战经历,分享了破解资源瓶颈、优化商业模式的实操技巧,重点解读了如何贴合赛事评审导向、凸显项目创新亮点,完整还原了国赛获奖作品的打磨细节与呈现策略,为在场学子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长范式。

图1 校团委老师为朋辈导师团颁发聘书
互动环节,现场氛围持续升温。同学们围绕“科创项目选题如何结合专业特色”“成果转化的关键路径”等核心问题踊跃提问,与获奖团队展开深度交流。面对同学们的困惑,朋辈导师团成员结合自身实战经历逐一细致解答,用鲜活案例化解疑问。

图2 全场观众齐声呐喊“无挑战 不青春”
据悉,青创大讲堂系列活动以培育学生科研素养、激发创新活力为核心目标,为“挑战杯”等科创赛事储备优质项目与人才。下一步,校团委将持续深化科创赛事育人成效,以“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为重要抓手,引导和激励川农学子在科创实践中锤炼本领、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