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名川农学子在返家乡“思政大课堂”中学思践悟
日期: 2024/02/22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苏启航 蒲羚睿 齐明利 审稿:侯维

走基层、到乡村,我校341支团队、4072名学子围绕“观察伟大成就,奋进新时代”,通过追寻红色足迹、实地调研走访、岗位实践等,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汲取青春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为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实践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打通理论与实践“最后一公里”,走出校园上好“社会大课堂”。

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信”火相传实践团在安徽省、陕西省、贵州省等地的80个实践点,通过挖掘红色故事、访谈红色人物、宣讲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通过“宣、研、访、志、创” 等多形式的红色教育,汲取精神之“粮”,补足思想之“钙”,感悟理论成就。

风景园林学院的“扁担”好青年团队通过结构化访谈挖掘军队离退休干部军旅生涯中的成长故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罗兴邦等老前辈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好青年,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怎样做一名新时代的好青年。

图为“扁担”好青年团队访谈退休干部

深入国计民生,感受社会脉动

“国计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而青年正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贡献者、主要受益者和主要担当者。调查,访谈,记录,分析……实践队伍聚焦民情民生小变化,以青年视角发现国情社情变革,并提出青年思考与青年方案。

食品学院的“食力见证:从‘吃饱’到‘吃好’”团队结合专业优势,瞄准餐桌小切口,线上发布1000余份调查问卷并线下走访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连锁餐饮、食品加工企业。“我们团队从居民饮食投入、购买方式等以及相关企业文化传承、创新升级、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深入挖掘促进人民群众从“吃饱”到“吃好”转变的力量源泉。

公共管理学院的银龄新旅实践团结合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国情,聚焦银龄经济发展急难域,发放调查问卷649份,并对70余位城市低龄老人进行结构化访谈,深入调查其志愿活动参与、再就业及家庭照料与支持情况,探寻低龄老人人力资源开发及银龄经济发展的痛点与难点,形成万字调研报告,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供数据支撑与前进可能。

图为银龄新旅实践团在社区采访老人

关注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青年逐渐成为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

“为什么在体育盛会上讲文化?”“讲什么样的中国文化故事?”……管理学院“文化轻骑兵”团队以“三问”为出发点,联合杭州师范大学,历时30天,走进两城千户,总结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报道与文化传播的实践经验,探索以国际传播的方式讲述中国文化的路径。“目前关于成都与杭州举办赛事对市民影响问卷填写数量已超1000份,涵盖成都杭州全域范围。”团队负责人李珂说道。文化轻骑兵团队杭蓉双城千里携手,“把脉”文化传播,让世界从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认识青春焕发的中国。

图为“文化轻骑兵”团队成员走访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丰富资源。艺术与传媒学院飞翼片羽团队走入四川、贵州、重庆等乡村非遗发源地,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发展情况,以互联网连接非遗文化,通过制作知识海报20余张、设计非遗平面作品10余件、拍摄制作如剪纸、京剧等非遗文化宣传视频50余次,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宣传,全网浏览量近5000次。

图为飞翼片羽团队成员对乡镇儿童进行非遗文化讲授

奋楫笃行,川农学子在寒假期间将中国广袤的大地作为课堂,将各地的发展现状作为生动的教材,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更加坚定在强国复兴路上挺膺担当,用奋斗书写新时代好青年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