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来袭,然而并没有浇灭我校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的热情:600余支实践团队从校内到校外,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一点一滴,一路一情,通过社会实践进行着爱的传递、传承与接力。
以爱传情:用爱心筑梦未来
寒风虽冷,人心暖。生命科学院“向日葵实践队”的志愿者们用筹得的1365元善款给彝族村小的59名孩子们送去了学习用品、课外读物和保温杯等物品。“让孩子们向阳生长,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这是彝族村小唯一一位老师和志愿者们共同的心愿。他们,用爱浇灌着祖国的未来。
而另一边,“暖冬小组”的组员们将满载他们温暖和祝愿的象棋、针线、蔬菜、水果等带进了茂园养老院,他们耐心陪伴老人下棋、聊天,用爱心帮老人们做饭、缝补衣物,用暖心为老人们打扫卫生……
由风景园林学院同学组成的“知行队”来到雅安大竹小学,志愿者们了解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基本情况后,并专门就儿童阅读这一话题进行了简单探讨。“儿童时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阶段,有益书籍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力所能及的帮助新一代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实践团队的同学和学校老师深入探讨。随后,他们开展了破冰游戏、故事分享、话剧表演等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并给每位同学捐赠了绘本、故事书和一些学习文具。学校师生对实践团队表示感谢:“你们的活动,不仅仅是对这些孩子们的关爱和帮助,更是一代人对一代人爱的传承。”
此外,70余支以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等为主题为主题的实践团队,先后奔赴全国各地、利用寒假所在地和常住地开展的活动也陆续推进。
服务三农:用专业谱写青春
进基层,助三农,是我校的传统活动。而在今年,服务三农的形式又有了创新。都江堰校区的“溪望团队”在浦阳镇花溪村就该村的环境治理开展了调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环境调查、农村环境整治和方式宣传、花溪村农场环境美化以及地图美化。志愿者们利用自己所学,积极开展活动,与村民们深入交流,务实解决问题,受到了相关负责人的认可和当地村民的感谢。
而在安龙镇,“三弯九倒拐”团队的同学们走访了该镇大部分盆景种植园,深切感受了川派盆景的独特设计理念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前期深入走访和后期总结交流,同学们就盆景的栽培和设计提出建议:盆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其设计风格应当融入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例如推出新一代的花语和植物语,那么盆景将迎来新的发展和突破。
在实践中运用专业,在行动中助力三农,川农学子社会实践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接力。
聚焦时政:用行动回报社会
寒假伊始,水利水电学院“力学笃行”第一分队在雅安校区展开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题,以社会调研的形式,通过定点宣传、分发问卷调查表和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代川农学子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认识和感想。
“作为预备党员,前期的学习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一位同学在与志愿者交谈时说。
而“食代先锋队”则着力于调查社会民生问题,并宣传普及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决策和办法。志愿者们在寒风中设点宣传,发放问卷,为老百姓们解答问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版人民币的发行,机电学院“新币起航”实践团队“新版人民币防伪宣传”活动在雅安市十二生肖广场顺利举行。志愿者们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发放宣传手册、讲解防伪知识,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看,他们在接受防伪知识的同时,也与工作人员相互探讨,表达自己对新版人民币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议。其中有市民表示,多亏了这次宣传活动,既促进了市民与银行的交流,又让他们了解了更多新老人民币的区别,这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回访调查:为了责任和梦想
每年寒冬送温暖,今年又有新格调。“一心益意”团队的9名同学为都江堰南桥的环卫工人们送去了手套和耳罩,在天寒地冻的时节,给环卫工人们送去丝丝暖意。当天,他们还进行了环保倡议签字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参与,为促进优秀旅游宜居城市的建设奉献出大学生自己的力量。
长期以来,实践团队都是对自己活动开展的情况和社会反响进行后期调查。而今年,生命科学院的“珍查团”针对大学生短期支教这一类型实践活动开展的后期情况进行回访调查。
志愿者们对雅安市斗胆社区居委会和飞机坝社区等地的支教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并对附近的居民、商户等进行了调查,收回近百张调查问卷。问卷反应,短期的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开阔视野、了解外面的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但是,一两次的短期支教却不利于孩子们长期的成长。调查反映出,只有相关团队与学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才能共同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他们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为短期支教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岁岁年年事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一届又一届学子不忘初衷,不忘本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寒风凛冽,阻不断学子们社会实践的脚步,在接力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