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日期: 2019/07/22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林素西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今年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时期,我校共组建了乡村振兴专题团队178支,分别前往全国各贫困地开展实践活动。各团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文化、产业方面的相关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知识,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科技振兴 支农扶贫

关注科技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是学子们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七里先行”小分队前往洪雅县七里坪镇七里坪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村支书进行深入访谈。在团队和村支书的交谈当中,队员们了解到目前亟待解决的是“行”的问题,交通承载能力不够以及信息不对称等使旅客出行不太顺心。近年来,村里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不仅仅是在拓宽道路、开发旅游项目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也在尝试用“互联网+”的模式使得旅客出行更方便。恰好“七里先行”小分队对于互联网+有一定了解,由此为当地带去了一些建议,颇受赞赏。

来自经济学院的“乡村振兴,筑梦青春”团队来到峨眉山市双福镇,队员为深入了解当地茶叶种植和农业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预调研。“加入茶叶合作社、还有政府为我们提供了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不仅提高了我们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还提高我们的收入,政府是真正考虑到了我们茶农的情况!”调研中一位茶农向队员激动地说。当地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采用灯诱技术,通过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释放电能吸收蚊虫,以达到减少病虫害的作用。采用此种技术,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品质。队员们提出在防治害虫的同时可以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对茶进行销售,当地农民也表示认可。团队成员也将这一政府扶持技术的方式记录下来,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模板。

来自人文学院的“汉源农人”团队来到汉源县进行农产品调研。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拜访了产区的工作人员张恒川。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清溪贡椒的生产规模较小,且由于地理等因素影响知名度也不高,这些可能会制约产业的发展。调研结束后,团队负责人刘雨欣提出了团队的见解:“清溪镇的农产品质量受气候、土壤等影响,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当地农人在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产品种植相结合方面仍需改进,这也是农业产业升级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当地受地理、交通等条件的限制,销售渠道可以同时开拓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更。”工作人员对于这一见解很是认同,邀请团队长期前往进行社会实践,将更多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做出一定的成果。

同时,还有来自农学院的“薯遇布拖”团队前往凉山自治州布拖县进行科技支农的乡村振兴帮扶;园艺学院的“科技入农”团队来到四川珠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的调研;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助力侗寨发展”团队也前往了贵州省榕江县宰荡侗寨进行实践与帮扶。

文化振兴 教育扶贫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 ,这一内容也成为了川农学子关注的焦点之一。

来自水利水电学院的“守遗人”团队来到雅安藏茶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谈话,学习藏茶的历史、了解藏茶的生产过程。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通过传承藏茶、宣传藏茶能够为更多人提供一项健康的选择,同时拉动雅安本地经济发展。作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一大支柱内容以及“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物质载体,藏茶无疑是雅安历史文化的代表之一。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让雅安藏茶得以生生不息,正是现代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有之道,也是非遗传承人的使命所在。

来自环境学院“织羽”支教队的11名志愿者抵达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义工家园。虽然11位志愿者在义工家园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成员们都希望在短暂的实践活动中能够改善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帮助孩子们的视野扩展到山外,将团队成员的所见所闻带进来。义工家园负责人对志愿者们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到来,由衷希望你们此行准备的课程能够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团队成员到达的第一天便积极准备课程,相互研讨,只为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课程体验。这一精神让负责人很是感动,团队成员们的想法无疑与义工家园的希望高度契合。

来自风景园林学院的“寻红色血脉,探扶贫大计”团队前往广安市前锋区,以调研形式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学习前锋区作为红色革命区的优秀传统,同时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如何抓住机遇,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指导下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们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探寻如何做到特色发展、振兴产业,真正做到脱贫脱困。该团队由风景园林学院青马班同学组成,优秀的理论基础能够使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乡村振兴方式能够得到有效的宣传。

还有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星星之火”前往成都探寻非遗魅力,了解文化振兴的方式;机电学院的“青春爱国行之乡村振兴队”通过调研的方式开展教育帮扶;管理学院的“乐山文化调研”团队也前往乐山社会调研。

产业振兴 技术扶贫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持,同学们想方设法在实践中中为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动物医学院的苦黄连“调”出甜滋味实践团队,于7月16日踏上了去眉山市洪雅县黑山村雅连种植基地的征程。该团队结合专业知识,旨在通过对道地药材的调研了解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村书记与农户表示,雅连种植大大提高村里的经济收益,中药材产业发展对于扶贫攻坚功不可没。村书记提到,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雅连种植面积,带动乡村旅游等副产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但他们也提到,由于产业相关人才的缺乏,村民非常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相关人才,让下一代人学好普通话、善用网络,将村子推广出去。而苦黄连“调”出甜滋味实践团队正好能够将调研结果通过自媒体等互联网模式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到中药材产业,也能为当地解决人才缺失的问题。

来自资源学院的“千里支农,始于竹下”团队前往了宜宾市蜀南竹海,对当地竹产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团队一位成员与客车司机进行了交谈,了解到此处的竹产业与竹旅游业主要围绕楠竹来发展,且此处已有农家乐300多家,住宿与特色餐饮业结合的农家乐也有很多,特色美食如竹荪、竹花等制作的全竹宴吸引了不少游客,合理利用本地竹资源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团队成员将该地的产业振兴模式整理汇总成报告,在调研结束后将团队整理的相关材料发给周边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振兴模板,助力脱贫攻坚。

来自动物科技学院的“中国梦 三农情”团队前往南充市蓬安县柳滩乡了解当地产业振兴前后农民生活的改变。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柳滩乡荷花池、玫瑰园、果蔬种植园、生姜基地、苗木基地等产业基地,来了解产业运行情况。团队成员还结合专业知识,查看农民庄稼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疑难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还深入建档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解具体致贫原因以及当地政府对这些情况的具体解决方案。有村民表示,同学们虽然还只是学生,但是提出的一些见解和思路确实为农民们解决了部分问题,也希望团队能够在之后的实践中帮助更多的当地农民。

除此外还有来自于食品学院的“味!雅鱼”团队,通过产品研发进行技术扶贫;园艺学院的“莓园飘香”团队,前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浦江花涧等地进行莓产业调研。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的关键时期,我校学子紧跟国家步伐,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