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 2022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总决赛冠亚季军争夺赛在成都校区二教报告厅举行,同步B站、微博微信直播。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副校长李明洲、副校长卢艳丽以及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招就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全国双创大赛总决赛专家评委丘锡彬等7名国家双创导师担任本次大赛评委,40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观看了比赛。
大赛自去年9月启动,吸引了三校区4000余名同学、4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经学院推荐、复赛、校区决赛、复活赛、总决赛小组赛的层层角逐,共10个项目进入全校冠亚季军争夺赛的舞台。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椒”相辉映——打造“花椒”产业链升级变革与乡村振兴新模式》项目获得冠军,《聚源丹种猪大数据平台:西南地区基因组育种的开拓者》获得亚军,《至膳至莓——中国的高端软枣猕猴桃》获得季军,《嗨葆生物——创新领军行业,以国医精粹守护宠物健康》获得最具商业价值奖,《智农鲜锋》《炭为冠止——碳菌联合守护土壤健康的绿色“梦”》获得最佳创意奖,《益牧冠“菌”—引领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乳酸菌》《猕果良医——红心猕猴桃病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应用》获得最佳带动就业奖,《云蜂慧谷——乡村振兴的开路先“蜂”》《鱼佳奥——唤醒鱼肉健康营养的独创智慧密码》获得最佳乡村振兴奖的;经大众网络投票,《云蜂慧谷——乡村振兴的开路先“蜂”》荣获最佳人气奖。
比赛采用“8+5”陈述答辩方式进行,各项目团队通过PPT讲解、视频、实物演示等方式进行了展示。“我们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与基因组育种技术,为国内60家核心育种场提供专业的育种服务。” 来自动物科技学院的“聚元丹种猪大数据”团队立志实现国内生猪在国际育种领域的“独立自主”,解决长期猪种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的问题。“针对花椒产业上游品质波动、中游精深薄弱、下游销路单一等问题,我们依托学校花椒实验室平台,逐一破解品种、栽培、干燥、加工、销售等难题,选育优质种苗8类,开发高附加值产品17种,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循环模式。” “椒”相辉映团队以大凉山金阳县为试点,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打造出花椒产业链升级变革与乡村振兴新模式。“依托研发出的6大独有优质品种、9项配套栽培专利技术,我们建立了国内首家标准化奇异莓栽培繁育体系,打破种植地域限制,实现了国内奇异莓规模化种植目标。” “奇果缘”为将原产自我国的优特水果—奇异莓重新带回国内,团队历时九年,掌握了行业最尖端的高品质种苗、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比赛中,10个冠亚季军争夺赛项目分别从项目背景、创新性、商业模式、典型案例、引领教育等方面作了精彩展示,获得线上、线下观众的拍手点赞。
“无论是项目起源还是落地,都体现了农业大学对社会的关注,对三农的情怀,充分展示了川农大的学科特色和学校在学科育人方面的优势”。国家双创导师丘锡彬老师对参赛项目进行了点评。同时,他还为项目的进一步优化提升提出具体建议。
李明洲教授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十个项目的立意和竞争力,一是发挥了农林学科优势,面向了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二是面向了四川经济主战场的需求,其中川猪、川鱼、花椒、特色的猕猴桃等都代表了四川的特色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潜力;三是项目代表了学校的特色和资源,既体现了川农大深厚的科研积累,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成效,更体现了社会服务的良好口碑。他表示,创新的转化在创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希望同学们珍惜计划,多学习多实践多提升。
张强教授感谢各位校外、校内专家评委为项目问诊把脉,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双创能力是一所大学办学综合实力重要衡量指标,也体现在一些标志性双创竞赛的成绩。一个好的项目、好的选题、好的创意、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好的商业模式等等都需要持续的打磨和提炼,他肯定了各参赛项目和团队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了较大的进步。学校也正在修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办法,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机制,提供保障,加强激励,构建教育、实践、竞赛、项目孵化的双创教育全链条。
颁奖环节,张强、李明洲和卢艳丽分别为冠、亚、季军颁奖;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方铭洋为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创意奖等单项奖获奖项目颁奖。
据悉,为进一步营造浓厚双创氛围,聚力创新创业提质增效,对标“互联网+”国赛,本届大赛实行院赛、校区赛和全校总决赛三级赛制,并首次设置了冠亚季军争夺赛。接下来,校团委将开设“优+”菁英培训班、省赛国赛备赛营,分别从团队素质、项目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指导,力争省赛国赛好成绩。
(椒相辉映项目答辩现场)
(聚元丹种猪大数据平台项目答辩现场)
(至膳至莓项目团队答辩现场)
(张强书记、李明洲副校长和卢艳丽副校分别为冠亚季军颁奖)
(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方铭洋单项奖获奖项目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