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目
首页
巴蜀著名笑星王宝器作客青春大讲堂
日期: 2018/04/16
来源: 校团委青年信息中心
作者: 饶媛 黄俊林 马骢毓

413日晚19点,第四十二期青春大讲堂——“笑对人生”在雅安校区体育馆成功举办,此次邀请的开讲嘉宾为巴蜀笑星、著名演员王曾郅(王宝器)。校团委书记廖鹏和现场1000余名学子出席本次活动。

“哟喂,我来了!”伴随一句洪亮的语句,王宝器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中闪亮登场。随后,一段说笑打趣的开场逗得现场欢笑连连。当卸下喜剧人的面具,王曾郅向观众展示了“王宝器”背后真实的自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们要好好读书,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说道。在文革”期间初入工作岗位,因文化低而被安排种树苗等杂活;又从“园艺工”调整为“图书管理员”,他看起了最有兴趣的历史、文化等书籍;后来又跳转到电器店,变成了金牌销售员……这些不同的经历,他始终乐观面对,也为今后走上演艺道路奠定了基础。王曾郅说:“机遇是需要把握的”。有了文化馆的熏陶和金牌销售的经历,他终于遇到了自己的机会,成功登上了巴蜀笑星擂台赛,进而一步步登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新舞台。

“人类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己的思想,人的进步有三个阶段:从幼年的不疑、长大后的半信半疑到最后怀疑自己接受过的东西,人的思想才会慢慢成熟。”王曾郅说。回想起他参加过的两届巴蜀笑星擂台赛,他的参赛小品《背时的钱》等多以批判、审视的角度去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的小品既诙谐幽默,又能立足现实、因势利导,在嬉笑怒骂中引发大众思考并传达正能量。同时,通过拍摄了方言电影、电视剧,用他独特的方式来宣扬四川本土的方言文化。

在互动环节,就现场同学提出的“四川方言影视剧是否会连续性的向外推广”这一问题,王宝器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交流。他引经据典,剖析了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奠基性作用,阐述了巴蜀文化对外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呼吁推广方言,留住文化的根与魂。当谈至抗战时期川军儿郎视死如归的情境,他甚至泪洒现场。演讲中他情绪饱满,语气铿锵有力,让观众在话语中感受到最真实的情感和力量。最后,王宝器以一段自己填词作曲的《淑芬》结束了整场讲座,现场笑语不断,掌声雷动。

亦庄亦谑谈戏与人生,深入浅出言巴蜀文化,王宝器乐观的生活态度、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在笑与泪中为近千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精彩讲座。

王曾郅是是四川本土著名笑星,曾因《幸福耙耳朵》中扮演“王宝器”而家喻户晓,并在四川方言电视剧《幸福耙耳朵》、小品《过年》、《背时的钱》等作品中以滑稽的语言和动作被观众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