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杨海,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专业2014届毕业生。2014年创办宜宾市海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通过科学的养殖规划、专业的技术指导,全程提供养殖服务。杨海于2016年荣获首届“宜宾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翼之星”称号;在2017年4月宜宾市南溪区“优秀人才”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拔尖人才;2019年获“四川返乡下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21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2021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结果揭晓,杨海位列其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杨海说,这是对他八年来投身乡村建设一线的肯定与回馈,更是对自己实现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的指引和鼓舞。
毅然逆行,少年初心滚烫
多数农村学子渴望跳出“农门”,但杨海恰恰相反,选择逆行回乡。因家中祖辈以养鱼为业,杨海耳濡目染,从小便对水产养殖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面对较多的选择余地,杨海不顾父母亲友强烈反对,毅然选择了填报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
大学期间,杨海刻苦学习,在大二时便提前修读完四年课程,于是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跑渔场积累养殖经验,只身远赴广东参与实习……毕业后,杨海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顶住压力回到了家乡——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在哗然声中注册了海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用自己的所学,回馈家乡的养育,这就是我求学的初心”杨海坚定地说。
在浮躁与功利盛行的当下,听到发自肺腑的“初心”二字,总会让人的心脏微微颤动。少年义无反顾,奔向了初心与梦想,现实却总是骨感,这八年走得并不容易,千磨万砺。
杨海回忆道:“创业不仅仅要懂技术,更要能管理。公司创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我在管理层面吃了很多亏。自己交了不少‘学费’汲取经验教训。”此外,如何与农户打好交道也是一门大学问。为了让观念老旧的南溪区养殖户接受新兴养殖理念和技术,杨海团队挨家挨户登门上访,同时还坚持“24小时随叫随到”服务,凌晨两点接到客户电话便火速赶去救急,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取得了乡民们的信任,立住了口碑。
八年坚持,梦想开花结果
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也是公司成长壮大的过程。八年来,杨海公司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帮助当地乡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实践探索中,杨海成立了南溪区特种水产养殖协会,创办养殖技术教学培训基地,总结开创“公司+学校+协会+农户”模式。大学时担任水产协会会长的经历,在杨海心中埋下了“抱团”发展的种子。创业后,杨海在给农户进行技术讲座与培训的同时,发现仅这两三个小时对农户的技术帮扶有限。于是他筹办了培训学校,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基地示范。学有所成的农户回家从事养殖工作,实现了增收,而杨海公司则与他们维持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水产供应源,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的村民以及村集体公司加入到杨海的公司、学校与协会中,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在后疫情时代的大环境下,餐饮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农产品销售途径受阻。针对此问题,杨海团队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人脉与资源,帮助乡民们开辟了更多销售渠道,使农产品售价少受或免受影响。“应季时小龙虾的价格仍然高达60元一斤”杨海自豪地说。
如今,杨海的养殖基地被打造成了一个15000余亩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主要产业小龙虾的养殖规模约达13000亩,养殖户数量超8000户,产值超1亿元。目前,杨海公司致力于“稻虾共作”的研究,充分利用水稻种植后的大半年空隙期养殖小龙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作已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产业致富的新思路。
眺望前路,瞄准发展特色
南溪区实现农户增收与水产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水产养殖领域,相比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杨海坦言仍有不小差距。“如果在传统领域竞争,沿海发达地区的气候、水资源、技术等方面都是碾压内地的。充分挖掘本土特点,在技术和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抓紧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发展内陆地区的产业特色,方为破局之道。”杨海谈道。
大学期间前往广东实习的经历,帮助杨海学习掌握到了先进技术。一直以来,杨海始终坚持借鉴改进,将发达地区的技术与本土养殖特点相结合。同时,杨海公司从稻田挖掘价值,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实行提前上市、错峰上市的策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通过错开上市时间的方法为本土小龙虾争取市场,进一步释放本土产业的发展潜力,助力乡村振兴。
利用先进地区的技术与模式,找准产业的切入点,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是杨海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关键策略。
“放弃城市高薪就业机会返乡创业,我从未后悔。我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也用事实证明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回乡创业大有可为。”作为回乡创业的探路者,杨海希望把自己在乡村基层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创业和农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总结,分享给更多计划在农村创业的后来者,让乡村振兴的星火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