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永思·护卫”调研团队深入家乡调研环保问题
日期: 2021/02/19
来源:
作者: 李泓臻

2月4日至2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永思·护卫”团队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创建绿色美好家园,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团队成员在绵阳市涪城区刘家坪村展开了一次主题为“建设美丽新中国,永思护卫你我他”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工作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帮助其宣传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学习,为环境保护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地调查政策,掌握保护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团队成员进行了科学的任务分配。并且团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多次开展线上学习交流会,通过彼此互相学习,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多方面的学习和探讨了当下的环境问题。

据悉当地政府近几年大力推进安放垃圾分类投放桶和低碳环保植树活动。目的是在为了顺应当下时代的要求完善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平衡,同时让当地居民积极行动,用自身力所能及的小事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向举措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长足提高,改善绵阳涪城的生态环境。

B681D

图为团队成员在网上学习相关环境问题 摄影 李泓臻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信息准确度,准确了解该项政策取得的环境保护程度的情况。“永思·护卫”社会实践调查团有幸邀请到了相关计划的负责人刘书记,并进行了相关采访交流。 “永思·护卫”社会实践调查团了解到政府为环保所做的不懈努力。当初为了顺应党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政府为每户人家提供了一个三色垃圾桶和两颗树苗,并为马路两边的居民挖了两个种树的坑位,但是仍然存在垃圾不分类投放,树坑种菜的情况。

成员在与刘书记交流中得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够,即使有政府的倡导,不少家庭仍然没有做出相应的的改变。同时,刘书记也提到有一些原因是他们的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有点形式化,他们正在思考新的办法。刘书记也与成员说到:“有很多难题需要我们面对,我们目前能做的最好办法便是迎难而上。”

CE2AB

图为当地政府在马路上投放的分类垃圾桶 摄影 李泓臻

投身志愿活动,细探环保阻力

受到疫情的影响,当地政府提倡减少聚集,大多数人家都是居家没有外出。因此团队成员于2月8日至2月11日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在与当地居民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基本每一家都有三色垃圾桶,但是垃圾桶的旁边都杂乱的堆放着各种垃圾,而且有的家庭还将树坑里面的树苗移除种起了青菜。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基本都回答的是“垃圾分类多麻烦呀,一起丢了多方便”、“种树能当饭吃吗”这类的。2月12日至2月15日,团队成员帮助环保工作人员清扫大街上留下来的鞭炮、烟花等残留物,通过张贴告示、网上发文、走进校园等方式对团队的工作核心进行了宣传,并且帮助当地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为他们宣传低碳生活的方式。

DE44D

图为当地政府在马路上投放的分类垃圾桶 摄影 李泓臻

研究调查结果后,团队成员发现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据数据显示,很少有人会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大部分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这反映出政府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执行能力都有待提高。

团队的调研工作得到了当地村主任温兴宇的认可。温兴宇表示,“永思·护卫团队开展的关于美丽中国的社会调研值得肯定希望有更多社会团体与青年大学生参与其中,为环境保护事业再添砖加瓦。不管是社会实践还是真正的环保工作工作都需要稳扎稳打,不忘初心是最重要的。

“永思·护卫”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拉近了实践团队与前线工作人员的距离,也锻炼了实践成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用实际行动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也加深了成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认识。

A514D

图为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摄影 李泓臻

CA1C8

图为团队成员完成社会实践后表露出的开心 摄影 李泓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