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百年征程·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主题,全校2771名学子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专业优势,组建241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雅安、宜宾、乐山等343个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掀起助力乡村振兴小高潮。
探民生,助力经济发展
食品学院“‘食’代助农”团队在1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科研成果与技术专利为支撑,聚焦品牌特色,打造当地特色产品,合作开发农副产品7个。针对汉源花椒、香椿、李子、藤椒、藏茶等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累计撰写调研报告4篇、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请专利3项。
动物医学院“情系三农-国医卓牧先锋队”在舒刚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凉山州雷波县马边下溪镇等地,举办中兽医讲座义诊10余场,走访养殖户300余户、发放中兽药800余件,受益人数近1000人。团队还在永兴镇等养殖示范场引入2项科技成果、3种乌骨鸡,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针对疫情形式的变化,团队设计云帮扶方案,已初步建立超过20个“云帮扶”小组。
动物科技学院“中国梦·三农情”团队聚焦雅安市宝兴县炳阳沟的云木香、重楼、厚朴等中药材的种植情况展开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团队认真分析线上销售途径与当前种植模式存在的隐藏风险,为农户们提供种植和销售的优化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溯洄弥夏”团队前往乐山市沐川县猕猴桃种植园区学习调研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将调研结果与雅安市雨城区大深村猕猴桃种植相结合,为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入基层,赋能生态治理
园艺学院“泊湖之绿”团队在多名研究生师兄师姐的带领下,联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公益组织,聚焦青海省海南州小泊湖湿地环境保护开展社会实践。团队独创“R-P-M”心脏复苏式环境治理模式令小泊湖湿地生态实现“逆生长”,还协助当地建立环保宣传教育博物馆,接待人数达4000余人。
草业科技学院“三农情·川草行”团队围绕“环境友好型产业模式”,在崇州市道明镇、阿坝州红原县等地开展5次宣讲培训。团队还主动记录乡村生态旅游、五粮液实景酿造过程等,并在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助力地方生态旅游。
土木工程学院“优滑小队”由27名本科生、11名硕士生与1名博士生组成。团队采用国内首创的二维等势线图“成像”技术,对泸定县滑坡加固点实地开展滑坡风险评估,极大提高结果分析的直观性与便捷性,团队根据实践成果完成两篇论文撰写,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水利水电学院“新共工”团队前往雅安市草坝镇栗子村,结合专业知识对当地石碑田水库灌溉、防洪系统、水库生态功能等进行现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团队向当地政府提出可利用石碑田水库带动当地旅游业并发展库区水产养殖等建议。
访民情,推动文化振兴
风景园林学院“羌日瞳瞳”团队根据阿坝州桃坪羌寨的实地调研结果建立空间景观大数据库,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想,推动学科参数化设计与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发展。
人文学院“润新乡·乡村振兴”团队深入雅安基层展开调研,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建议。团队还对当地400余名乡村妇女进行实地走访,从夫妻和邻里关系等方面调研不同沟通方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艺术与传媒学院“绘出墙大”团队在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充分发挥艺术专业优势,用手中画笔助力新农村建设,完成长达1000余米的墙体绘画。
法学院“法源”乡村法治建设团以“法农融合”为突破口,以提升“以法兴农”质效为目标,深入农村担任兼职法治副村长、普法宣传员、政策宣讲员等角色,并通过实践调研向相关部门提出推进乡村法治优化方案,助力基层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暴雨和高温,同学们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调整优化方案,在实践中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在如火如荼的社会实践中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川农学子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