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雷波返乡服务团实践筑梦打开“凉山门”
日期: 2022/02/09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苏志强 蔡红美

“我们大山头很多人都说不来汉话,更听不懂讲的普通话。你们这些有知识的娃儿能回到家乡用彝语和我们交流,我们高兴得很。那个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实施方案是啥子个意思嘛?……”雷波永盛乡的村民非常欢迎“自家的”孩子回家乡开展政策宣讲、科技助农活动。

寒假期间,我校22名雷波籍在校本科生组建的“橙”心“波”种返乡实践特色服务队,回到自家的家乡,在雷波县千万贯乡、永盛乡周边等五个乡镇以及黄琅镇大杉坪村、卡哈洛宝山村、马颈子互助村等多个村落开展普通话推广、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讲、乡村调研、科技助农系列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活动期间,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一行来到大杉坪村,亲切与同学们交谈,仔细了解实践团队活动内容,关心同学们的生活情况,鼓励大家尽己所能,抓住机会将自己所学带回家乡,运用到家乡,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


一群人站在门前描述已自动生成

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与成员杨志龙交流

党史铸魂,红色故事“发声”

“几十年前共产党解放凉山时,那些外地青年党员们为我们当时的和平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很多年轻人牺牲在战场上……” 巴姑村的一位老党员热泪盈眶的与调研小组的成员讲述当地的革命故事。

党史宣讲小分队用彝语与地方农民沟通交流,让20余场党史宣传课堂、红色诗歌赏析活动变得接地气,入人心。

村民们纷纷表示:“听了彝语宣传党的光荣历史和惠民政策,很亲切,很熟悉,很生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胜利,是众多优秀党员以身作则、流血流汗努力拼博的结果,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实践团队为地方村民讲授党史故事分享

扶智助教,推普一路“童行” 

“锅锅姐姐们好,我叫杨军……我,嗯,我……”来到大杉坪村的第一天,一年级的杨军小朋友极具彝区特色的自我介绍令团队成员感到推普肩负重任。大杉坪村地处大山深处的彝区,当地的少数民族大多使用彝语交流,常年生活在大凉山中,小朋友们对普通话的运用少之又少,对普通话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说话普遍带有“彝腔”。

雷波籍返乡推普小分队围绕“听、说、读、写、悟”五个方面,通过课堂领读教学、课外朗诵表演、普通话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开展推普教学,真正用推普钥匙打开“大山门”将普通话带到大凉山少数民族偏远地区。针对民族地区方言特点以及推广普通话的难点,团队特别邀请四川广播电视台国家一级播音员王芸芸老师从普通话的吐字、发音、调值、轻重格式以及如何开展丰富的普通话课堂教学等方面为推普小分队成员进行详细讲解。

许多人在商店里描述已自动生成

实践团队做普通话教学现场

“哦莫莫,我要疯掉喽!”这是刚开始时,小朋友们在课间的“无情哀嚎。但随着课程的深入,课堂上,团队成员为他们讲解普通话的声调变化规则,并进行发音训练。课间,引导他们积极使用普通话交流,并鼓励他们在课后回到家中也使用普通话。他们逐渐从不愿意说、不敢说到不怕说、积极说,在一天天的训练中,从拼音、声调、反义词,到成语的运用,再到一个个小故事、古诗词,为动画人物进行有趣的配音……丰富有趣的课程让小朋友们在运用普通话交流上越来越自信了。“哥哥!我可以用普通话全文朗诵《我和我的祖国》啦” 阿邓古洗小朋友开心地说到。为提高孩子们继续说好普通话的积极性,课程结束后,团队推普小分队还为阿邓古洗、吉柳石日等20多名小朋友颁发“普通话小能手”奖状。


实践团队为“普通话小能手”颁发奖状

基层求知,深入调研“解惑”

“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村村都通了公路,娃儿些上学也方便了,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下,更加迎来美好的生活。”马颈子互助村的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用彝语说到。

基层调研小分队的成员走访永盛乡、卡哈洛元宝镇等地,通过与当地农户深度交流,调研发现村民们存在森林火灾意识淡薄、养殖种植体系的缺乏、自然灾害威胁实施异地搬迁等相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成员围绕“森林防火”主题,通过播放视频、讲解PPT等形式,从乡村护林防火的法律意识、重要性、防火现状等多个方面为村名进行讲解。同时小分队为村民们解读了雷波县最新发布的《禁火令》,提出多个关于森林防火的基础性问题,积极有效地让“森林防火”深入人心。村民纷纷表示: “森林防火和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防火宣传,坚决不将火种带上山。”


 

实践团队为地方村民讲授森林草原禁火令

据悉,雷波籍“橙”心“波”种服务队是我校首个学生返家乡开展乡村振兴的特色实践服务团,也是我校重点组建的九个师生雷波县重点帮扶团队之一。实践团队聚焦家乡发展所需,积极发挥“家乡人服务家乡发展”的特殊优势和学生实践的主体作用,在主动参与老师科技服务雷波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为当地少年儿童等普通话推广、政策宣讲中作贡献,在持续的“雷波服务实践”创建川农青年返家乡实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