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金37银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互联网+”省赛取得历史性突破
日期: 2021/09/26
来源:
作者: 朱玉情 陈丽 谢佳彤 程子彰

近日,由省教育厅等12个单位联合举办“建行杯”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我校103个参赛团队从14万余个省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取得123754铜、获奖数居全省第二、9件作品入围国赛的历史性突破。

经过广泛宣传动员,本届大赛全校共有9181支团队2.9万人参赛,114支团队入围省赛,参赛规模和晋级省赛项目位居全省第一。经过省赛网络初评、决赛答辩和国赛资格路演PK,最终来自动物营养研究所的《优健佳-赢得未来的金钥匙》等12件作品获金奖,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慧眼识鱼-打造大数据智慧养殖行业领导者》等9个作品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健全激励机制  赋能双创育人

为深入推进学校双创工作,校团委出台《关于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管理办法》,从初期项目遴选到中期资金扶持到赛前精准指导和落地引入风投等措施,激发同学们参与双创赛事的热情。

金奖项目《慧眼识鱼》负责人林彬表示:“学校不仅为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支持,更邀请优秀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等对项目进行专业指导,为项目优化完善保驾护航。”

不仅有激励学生参与的政策,学校还把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与业绩分、职称评审进行挂钩,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师们主动带着科研成果参与到同学们的创业指导中。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参赛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仅是技术顾问,更是团队的心理咨询师。由于比赛持续时间长,路演节奏紧,很多团队面临技术瓶颈、赛前心态焦虑等难题。《智慧云养殖抗病营养团队》负责人曾珠回忆到:“印象最深刻地是团队卡在一个技术关键环节,在苦苦思索无果的情况下,决定去向陈代文教授请教,陈老师的耐心点播不仅让大家豁然开朗,提供的许多一手资料更是让大家拓宽思路。”

“李瑜老师从三年前项目启动就一直陪伴我们成长,每个阶段遇到困难都会和她一起商讨和优化,当我扛起团队荣誉参加金奖争夺赛答辩时,我压力巨大,好几次想放弃,是李老师一通通鼓励和安慰的电话治愈了我。”金奖项目《泊湖之绿》负责人李芷晴感激地说道。

从金奖争夺赛到国赛突围赛团队只有2天时间准备,国赛突围赛的QQ工作群经常到深夜都热闹非凡,从路演服饰到项目资格审查,从PPT颜色搭配到项目名称优化,从公司注册到赛道更改……针对参赛团队提出的各种疑问,团委负责老师耐心细致的解答,陪伴同学们度过一个个紧张又焦虑的备赛夜晚。

赛前精准指导 提升育人质效

为挖掘和遴选到好项目,校团委主动联系学院,多次组织校外导师、投资人深入到农学、动医、园艺等单位,通过与专业老师、创业团队面对面深入交流,举行项目诊断会,从源头上帮助学院挖掘到好苗子。

今年由动物营养研究所打造的师生共创项目《优健佳-赢得未来的金钥匙》、园艺学院挖掘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泊湖之绿》均获省赛金奖,并成功晋级国赛。

《医药黄金》团队因技术由不同板块构成,为完成菌种、牛黄床、微创手术和术后保健等环节完美配合,学院整合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等方向师资,在老师的齐心指导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并成功获评省金奖。

为让参赛项目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省赛中,暑假期间校团委举办省赛备战特训营,先后邀请到10余位校内外专家对110个备赛项目从金奖复盘、计划书优化、商业模式打造、实战路演指导等方面进20场系统培训。遴选出的11重点项目,更为其聘请专家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投入专项经费,支持项目注册成立公司;整合校友资源,助力项目落地孵化。

赛前最后一周,特邀的专家团对晋级项目开展封闭集训,反复打磨,114支省赛晋级团队的900余名同学接受4场模拟路演和50余次一对一精准辅导,最终有49支团队脱颖而出晋级到省决赛,晋级数超过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位居全省第二。

近三年,在学校创新创业政策的激励下,同学们在双创赛事也取得可喜成绩,先后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三大创新创业赛事取得省级及以上奖励320,其中省级金奖45个,学校连续3年获大赛的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创业典型案例不断涌现,彭洁、阿力日哈、肖玲等创业先锋先后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大学生返乡创业10”等荣誉。部分获奖团队同学在毕业后,带着科技成果扎根乡村一线,以满腔热情入到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如第五届“互联网+”国赛银奖项目《千盛惠禾》负责人、博士研究生彭洁,聚焦紫色土豆种植和销售,先后带动古蔺、甘孜等多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第六届“互联网+”省赛银奖项目《麻味蜀乡》负责人阿力日哈毕业后怀着带领乡亲致富的初心,回到家乡金阳县带头成立合作社,帮助花椒种植户实现增收增产,实现从农村娃到乡村致富带头人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