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目
首页
奋战在教育扶贫一线的研究生支教团
日期: 2020/09/14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李方华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连续9年扎根四川和新疆深度贫困地区,不舍昼夜,薪火相传;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一腔热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一往无前,立足三尺讲台,用炙热点燃贫困落后地区的一个个梦想;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教育扶贫最前线发扬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他们便是川农大精神的新传人--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雅安市天全县、凉山州雷波县派遣54名研究生支教团同学。他们用镌刻在骨子里的“川农大精神”扎根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一线,奉献微薄的青春之光,用实际行动践行新一代川农人的时代使命。

在服务边疆中 厚植爱国情怀

深入民族地区支教,最大的挑战和困难便是融入。每一次整装待发前,同学们都提前收集资料,了解当地风俗文化,主动学习维族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常讲述中华民族史、少数民族史,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民族团结的历史让孩子们明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吾尔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同气连枝的兄弟姐妹。

“在支教学校第一次听到《我和我的祖国》时,我们热泪盈眶。”第八届研支团在中期回校交流中提到。“来到边疆,来到贫困地区,我们看到国家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所作的努力,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更想尽自己努力为当地孩子们的成长尽一份力……”

正是浓浓爱国情怀,让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首届研支团成员杨帆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从刚接手全县36个教学班的第16名,一举进入前十;第六届成员刘璇3次荣获天全县教学质量一、二等奖;被叫做班主任妈妈的第六届成员柴宜均所带小班语文成绩从22分提高到95.75分;第三届成员姜子义通过农村专项计划,成功帮助维吾尔族学生肉孜买买提•吐尔逊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第六届风趣又严厉的副班主任李方华所带的高三班80%学生考入大学……

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和田分团成员授课

一张张荣誉证书,一次次学习进步的背后,是同学们的默默努力和付出,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愿望是“改变”,改变贫困地区孩子的成长观念,改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改变他们对人生的定义。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塑造”,为学生塑造学习榜样,为学生塑造人生灯塔,更重要的,为学生塑造对祖国的热爱。

支教团成员把对祖国的爱融入到对支教事业的爱,爱那方三尺讲台,爱那群可爱的学生,爱那片扎根滋润他们的土地。

在艰苦环境中 锤炼意志品格

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雷波分团成员授课


无论是西部偏远的雷波,还是深处沙漠腹地的和田,生活环境和教学条件都是简陋的。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南疆地区也是唯一一所深入村组支教的内地高校,当支教团成员们第一次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深处的塔瓦库勒乡,面对的是漫天黄沙、完全听不懂汉语的孩子时,内心是无助。第二届研支团成员睢艺芳回忆道:“没有商店、没有食堂、没有饭店,只能每天两块馕配着水对付,隔两周才能坐车到县城洗一次澡……”同学们感觉一片迷茫,不知道能为孩子们带去什么,他们甚至会在半夜偷偷哭泣。大家没有选择退缩,相互鼓励,选择坚持与坚守。正如第四届研支团王竣锋说:“无论在哪里,川农人都会坚守自己的初心,去努力适应,去竭力改变。”

首届研支团成员在天全支教时刚好遇到芦山大地震,同学们没有被倒塌的房屋吓到,而是第一时间选择加入抗震救灾队伍,搬物资、搭帐篷、修复校园,他们在艰险环境中选择逆行。

“没有在那段艰苦的时光中放弃是最正确的选择,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每位返校后的支教团同学谈起收获,会不约而同的说到这句话。

当初那段艰苦岁月成为大家继续前行的助推器,他们带着那股拼搏的韧劲在各行各业继续发光发热:在四川大学教学育人的杨帆、选择去贵州大学做老师的李丹丹、放弃出国留学选择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孙锦杨、得到国内众多985高校博士点抛来橄榄枝的柴宜均、选择去西藏继续做一名边疆教师的李菁、创办K12教育机构的陈娅兰、专注思维教育公司估值超千万元的王虎成、在家乡带领老乡一起创业致富的高凯……同学们身上那股不畏艰苦,不服输的品质,正是来自于“川农大精神”润物无声的洗礼,他们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血脉,成为生命永不褪色的底色。

在团结奋进中 彰显青春本色

“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同甘共苦的战友……”第二届成员李菁在采访时说到。每年,研支团都会分两小队奔赴不同地区,队员们也就成了彼此最亲近的人,大家互相照顾,紧密团结,结下深深“战友情”。

四川和新疆虽然相隔3000多公里,但他们依旧常联系,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一起讨论教学难点,彼此商量解决困难,大家相互加油鼓励……在同一小分队的队员们更是把彼此当“亲人”,一起相互鼓劲扶持,克服语言、环境、文化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你们要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学校都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有什么困难,就给‘家里’说。”这是每年学校老师去慰问研支团时给他们的最大鼓励。“还记得2015年,团委老师到新疆看我们,我哭的像个小孩子,离家几千里,学校老师的到来真的很让我们感动……”第四届杨东丽回忆起来依然有一丝哽咽。

“老师,能不能在学校发起募捐,福利院的孩子太苦了,他们在寒冷的秋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收到远在新疆支教同学的求助短信,校内的师生就迅速行动起来,不到半个月,几百件御寒的衣物就快递到福利院孩子手中。

“我们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一下那边的孩子……,”动物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动联系到研支团,他们通过苹果义卖等活动筹集资金,为福利院孩子购置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籍。

除了学校的支持,研支团的事迹还感染了众多社会爱心人士,他们主动联系为和田地区困难孩子送去无尽的关爱。直到现在,不时都还有人主动联系研支团同学,希望能够提供帮助。研支团成员相信在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他们绝不是在单打独斗。

“你们要永远记住川农人的担当,要在和田,要在边疆擦亮四川农业大学这块金字招牌……”这是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在2019年看望第八届研支团时对他们的殷切嘱托。实际上,研支团同学从未辜负学校的期望。

每天晚上和周末走进福利院辅导孩子们功课;申请“李连杰壹基金”,为困难学生募集物资;利用网络为贫困户销售滞销的大枣和核桃,帮助民族同胞脱贫致富;募集资金,设立“四川农业大学奖学金”;创办南疆地区第一份校园刊物;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20余支在疆服务的研支团,共同拍摄《新青年,为疆来》视频献礼建国70华诞……他们将“川农大精神”融入生活的点点点滴,这是新一代川农年轻人对“川农大精神”的最好传承。

在开拓创新中 提升育人质效

一字一句的批改作业,一笔一划的教学生写字,不厌其烦地错题讲解……务实的研支团成员踏实做好每一份教学工作。他们还结合自身特长,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

面对完全不会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大家绞尽脑汁,经过很多次尝试之后,他们开创“肢体教学法”,将所讲内容不断细分,利用肢体进行表演,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不仅明白了内容,还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对天全二中落后的实验条件,孙锦杨意识到没有条件也必须创造条件,他结合高中和本科所学知识,在教学楼顶为学生“发明”一个“科普基地(生物实验室)”,学生们在试验中对知识有了新认知和理解;面对一群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和动力的学生,龙夏颖通过朋友联系到时为成都某中学的英语外教,邀请他到学校为学生讲课,“学生听说学校来了个外国人,非常惊喜,很多学生听了外国老师的讲课后,慢慢地就喜欢上英语课了,成绩也提高了很多……”新疆孩子作文基础非常差,没有素材来源,于是李方华将学生带出教室,开展“体验式教学”,走近自然,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找到灵感来源,作文分数也随之上涨……

务实和创新是研支团的标签,更是“川农大精神”的内核。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影响下,同学们不断突破困境,革故鼎新,让教学焕发活力。

从第一届到第九届,从3个人到54个人,研支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支教的成效愈发突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研支团脚踏实地的耕耘,更离不开大家与时俱进的创新。

9年来,他们坚守初心,秉持川农大精神为贫困落后地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用赤子之心,改变众多贫困家庭学生的命运,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出贫苦,也让川农大精神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