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青年说”讲述“川农新传人”的故事
日期: 2020/09/21
来源: 校团委
作者: 向鹏程 罗迎秋

作者:向鹏程罗迎秋/文  来源:校团委  审稿:赵野逸

9月16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学生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川农青年说第十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成都校区二教报告厅开讲。我校历届在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讲述他们与“川农大精神”的故事,线上线下吸引2000余名师生聆听。

第八届研支团成员曹怡沛,不仅将“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庄严誓言扎根于心中,也把它带到了凉山州雷波县民族中学。尽管面临教育观念落后、学生基础差等诸多困难,她和团队成员依然超负荷认真完成15个班的教学任务。为孩子们募集衣物书籍,保姆式辅导教学、劝回退学孩子,开展爱国主题班会和禁毒防艾宣讲会,在祖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组织孩子们拍摄祝福视频,雷波分团的成员们用行动践行着“爱国敬业”的“川农大精神”。“支教虽然苦和累,但我们选择坚守,因为爱国是刻在川农人骨子里的信仰,祖国培养造就了我们,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得到更多帮助,让他们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心,我们义不容辞。”

第七届研支团成员高凯,用锲而不舍的耐心、锐意进取的信心、甘于奉献的初心、勇于担当的决心践行着川农大精神。“在支教的一年里,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陌生的环境,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刚去的时候,孩子们因为不熟悉,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怎么去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是我完成支教任务首先要做的功课。”高凯通过成立摄影社,慢慢和孩子们熟悉起来,每周固定分享摄影心得、照片处理技巧,也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在谈及自己参与支教团的初心时,高凯表示“在学校参与了很多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艰苦奋斗’的‘川农大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最终决定通过参加支教团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第四届研支团成员孙锦杨以薪火相传之路为主题,讲述了自己的支教故事。为了给孩子搭建科普平台,天全分团的成员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成功申请到市级教研项目支持,搭建起楼顶种植平台和无土栽培实验室。学校师生在了解到团队经费和资源紧缺情况后,自发寄来作物种子和亲手制作的动物标本。“总需要一点星火去点燃他们内心的炙热。一届一届研支团成员在团结拼搏的‘川农大精神’引领下不断传承着手中的旗帜,用青春去点亮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未来。”孙锦杨在分享的最后说道。

选择前往新疆和田地区的第八届研支团新疆分团团长唐昌松也分享了在和田的支教经历。300余张来自同学们的“爱心表白”传递到100余名老师手中,200余封来自川农的爱心明信片跨越4000公里送到了同学们手中,首创和田地区第一份校园刊物,作为第一发起高校联合北大、复旦等21所高校研支团制作“新青年,为疆来”视频为祖国70华诞献礼……新疆分团的成员们在扎实教学之余,不断塑造孩子们践行“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唐昌松在分享地最后总结道“有一种青春叫做支教,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百年树人的不易,或许多年以后我们留下的痕迹早已消失,但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川农大精神’会在那片绿洲深深扎根,我们一年一年的努力必将结出丰硕的梦想果实。”

“研究生支教团9年来扎根深度贫困地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川农大精神,给大山中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追随。”来自农学院的刘科蔚这样感慨道。

据悉,自2011年以来,我校先后向新疆和田地区、雅安市天泉县以及凉山州雷波县派遣了54名研究生支教团同学,得到团中央书记处贺军科、傅振邦书记的专门慰问和高度肯定,也受到新疆自治区党委和四川省团省委相关领导的认可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