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服务中彰显川农学子的责任担当
日期: 2021/04/16
来源:
作者: 关依然

“项目为同学们提供就业、网贷纠纷等专业法律咨询440余个。”

“短短七个月时间,我们累计服务游客超过30万。”

“团队选育出的云薯108、川凉薯10号实现高产,让布拖县马铃薯平均产量实现翻番。”

4月14日下午, 2020-2021学年度“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答辩会在三校区同步举行,通过三校区层层选拔的15个志愿项目进入终审答辩。经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培训部部长钟平、成都博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邓富友、首批高级社会工作师齐华栋和师生代表的评审,最终,“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等10个项目获评本年度“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在服务社会所需中凸显特色

关爱留守儿童一直是志愿服务团队的常规保留项目,但志愿者们却在常规的志愿服务中找准所需,发挥优势,凝练特色。

来自人文学院的“文润心乡”团队聚焦弘扬传统文化,围绕“感知二十四节气”“我与传统节日有个约会”“经典诵读品书香”等主题,先后在孔坪乡小学等地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百余次。

来自管理学院的“智多星·暖童心”团队聚焦儿童财商教育,通过货币换算、摆摊销售、货物采购、货币储蓄等小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学会理财。

“苹果为什么会腐烂”“人是从哪里来的”“会发电的苹果”“愤怒的柑橘”“五彩的紫甘蓝”“奋进的萝卜”……来自生命科学院的“生之芽”团队通过“生之绿普及课”“桃蹊趣味课”“创生实验课”“绘生绘色课”的四大课程体系设计,依托线上线下课堂,累计为800余名孩子带去丰富有趣的生物科学知识。

在助力社会发展中彰显专业

把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让所学服务社会发展,把科研和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志愿实践中彰显出当代青年学子的拳拳赤子心。

来自农学院“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研究生志愿者在老师带领下将学校培育的马铃薯关键技术推广到布拖及周边各县。在累计超1000天的服务时长里,他们不仅完成田间取样,实验室培种等科研,还深入第一线开展集中培训95场次、现场技术指导600余次。志愿者们更在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学会修水泵、开三轮、开机起垄。带去的种薯繁育、品种选育、无人机统防统治、贮藏等技术产生的经济价值上亿元,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

来自园艺学院的“‘治愈’心灵,‘植’ 为你来”团队以植物治愈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为温江11个社区带去家庭园艺科普、植物造型设计、茶艺课堂等志愿服务,累计改造社区花园3000平米,服务人数超过万人次。

“食品安全进社区”团队借助新媒体力量,制作食品安全推文、漫画、海报、宣传册等,用科学的数据诠释健康饮食习惯,为居民提供营养配餐方案和膳食指导。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先后服务雅安周边4个社区和3所学校人群达42400人次。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子志愿服务水平,校团委自2018年启动志愿服务品牌培育计划以来,通过经费扶持、专家指导、资源整合、平台搭建、项目引进等多种措施,逐步引导志愿服务从过去短期、零散、低水平逐步向专业化、项目化方向转变,实现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近三年,先后培育出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4个,省级金奖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