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我校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预选赛半决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行,三校区65支团队参与答辩,争夺32个总决赛资格。
大赛设置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个组别。经学院推荐,全校共167个作品入围校赛;经复赛网评,三个组分别有17个、27个和21个作品入围半决赛,涵盖农业、食品、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社会教育等领域,呈现出领域涉及广、成果学术含量高、学科交叉融合深的特点。农学院、动物医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食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旅学院等16名专业学科领域专家教授和6名国家级双创导师担任评委。
经过激烈的答辩环节,来自资源学院的《水黄皮-根瘤菌共生体系对攀西钒钛磁铁矿区生态修复》、信息工程学院的《水稻重大病虫害智能监测与预警研究》等7个作品晋级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组总决赛。来自管理学院的《为何“说一套,做一套”——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及行为悖离分析与对策研究》和商旅学院的《“双减”政策实施是否落地有声?——基于对四川省民族地区4万家长的调研》等13个作品晋级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组”总决赛;来自动物科技学院的《三健行——鱼健康水健康生态健康高品质鲈鱼养殖体系的构建及推广应用》、食品学院的《新型纳米喷雾机的研发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等12个作品晋级科技发明与制作组总决赛。
比赛采用“5+2”答辩模式,答辩过程中,各团队依托PPT展示,分别从作品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演讲,各个团队铆足干劲,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倾力彰显了青年的科创风范。“我们基于音频辅助决策系统,解决家猪养殖效率低和适配难等问题……”“我们的技术目前已经在四川、云南多地推广试验,已在云南签下350亩耕地用于种植……”在陈述环节每个参赛团队都充分展现作品的创新性、先进性与现实意义,力争详尽凸显其科创价值。
“核心图像处理技术参数主要有哪些,是如与表型特征相关联?”“与现有种养循环模式的对比,你们最大的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模式是否可推广应用其他鱼类?”……各评委老师在提问环节时循循善诱,指引作品完善方向,点明“创新不是采用简单的新式方法,而是要真正更具实用价值”,给团队以启迪与新思路。
“今天见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他们从研究背景、核心技术到应用场景展示的都很完美,值得我们团队学习”佛手瓜作品团队负责人贾明月在大赛结束后感慨道,并表示接下来将结合专家建议不断打磨作品,希望能有机会在总决赛中呈现更高质量、高水准的展示。“观看大赛很受启发,很多作品都是科研兴趣项目,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在对参科创竞赛终于有方向了”“原来科技发明,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后续我们作品还要多实践,去落地转化”,线上观看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据悉,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校总决赛将于明年3-4月份举行,为帮助团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备战全校总决赛和省赛,校团委将于寒假前启动“科创训练营”,采用“N+1”和“1+1”配套组合的方式,即实行普通作品导师集中辅导、重点作品导师一对一跟踪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入围总决赛作品分类分层动态开展精细化打磨提升,增强作品核心竞争力。